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4385

2025秋季学期
53675人加入学习
(304人评价)
教学计划
抱歉,请联系老师帮您加入课程进行学习

任务17: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专题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七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基本经验(三个法宝):

1、党的建设: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

2、武装斗争: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

3、统一战线: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 实践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0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在 一个以农民为主体、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新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展道路。

0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基础。

0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行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

  

专题三小结

0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时代背景(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革命的 时代特征)

实践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0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0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前途: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 专政的民主共和国,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联合专政,从而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做准备。

04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政治 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0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政权的道路

0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定:统一战线、武装 斗争、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的关系

0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主讲:黄秋燕        审核:梁露艺

              2021年5月

 

 

[展开全文]

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重要的标志j'h'ka'j's

[展开全文]

任务16: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定

专题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六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定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中指出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一)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毛泽东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一方面农村经济落后,统治力量薄弱;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达,成为工业、政治中心。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但”他们的势力在许多省份之中不能达到乡村以至州县“。各派军阀的分裂和斗争,也使他们”只集中其军队于城市而不能统治乡村及许多小的城市“。

     2、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1、城市工人的革命运动落后于农民的革命运动、2、统治力量强固的中心城市的革命运动落后于统治力量薄弱边缘地区的革命运动。

 

    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固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1、工作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2、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第二个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但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工作阶级也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与受别的帝国主义支持的官僚资产阶级联盟,以反对和打败共同的敌人。

    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第一个联盟就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巩固工农联盟,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只有建立第二个联盟,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战经验有以下四点:

一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二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要依据革命的需要,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 策略。联合民族资产阶级要针对其两面性特点,在联合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必要的斗争。

三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在革命进程中,要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 原则,要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

     (二)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实行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必然性)

      旧的封建制度尚未完全破除,广大人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又尚未完全建成,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民主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联合起来,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

      因此,革命人民必须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的武装斗争的革命经验有以下 几个:

1.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新型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2.人民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完旨。

       坚持这一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3.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由于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面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的强大敌人,党在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同时,在深入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则。加强人民军队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南,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三)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展开全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5月4日运动

[展开全文]

任务24:4.5

[展开全文]

1C 2B 3C 4D 5B 6C 7B 8C 9A 10D 11ACD 12ABC  13ABC 14BC  15BCD

[展开全文]

任务53

CBADC BAABB

11、ACDEF

12、BCD
13、ABCD

14、ABCD

15、ABCDFG

[展开全文]

任务38

1~10 CDCADBACBC

 

11、ABCD

12、ABC

13、ABD

14、ABCD

15、BCD

 

[展开全文]

任务29

CBDDB CBCAD

ACD

ABC

ABC

BC

BCD

[展开全文]

任务19

1~10CBABD DBADD

11、ABCD

12、ABC

13、ABCD

14、BCD

15、ABC

[展开全文]

一是努力掌握基本理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展开全文]

任务13: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反对封建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以建立民主制度为目的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又称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为一近代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二是新民主主义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就是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 主义制度。

世界历史条件改变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一、发生时间、世界背景: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处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二、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三、指导理论: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四、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造成资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 专政的民主共和国,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准备。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和无产阶级

不同点: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性质革命

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目标--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了,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在领导中国革命。

        

       主讲:黄秋燕    审核:梁露艺

                     2021年5月

 

 

 

[展开全文]

1.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 )。

 

(1.1)1938年,( )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1.1)1938年,( )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 )的新时期

 

2.1)毛泽东思想最为重要的理论渊源是( )

 

2.2)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以( )为标志,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2.3)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3.1)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对此下列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2.2)下列各项中,属于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的是( )。

3.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经济成分包括( )。

 

(3.5)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 )、( )、( )三者之间的关系。

 

3.6)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 )。

[展开全文]

2022年4月30日14时学习了任务21:4.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展开全文]

课程特色

文档(1)
视频(31)
图文(17)
考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