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4385

2025秋季学期
53675人加入学习
(304人评价)
教学计划
抱歉,请联系老师帮您加入课程进行学习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

发展要抓住机遇。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全文]

(1.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c )。

 

  • A.科学社会主义
  • B.马克思主义哲学
  • C.空想社会主义
  •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B )。

 

  • A.解决中国问题
  • B.结合
  • C.具有中国特色
  • D.创造些新的东西

(1.1)1938年,( A)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朱德

1.2)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 b)。

 

  • A.邓小平理论
  • B.毛泽东思想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D )的新时期。

 

  • A.新时代
  • B.初级阶段
  •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 D.改革开放

(2.1)毛泽东思想最为重要的理论渊源是(D )。

         A.德国古典哲学

  • B.科学社会主义
  • C.资产阶级民主理论
  • D.马克思列宁主义

 2.2)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 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十月革命
  • D.鸦片战争

(2.3)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A )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 A.群众路线
  • B.实事求是
  • C.独立自主
  • D.艰苦奋斗

 

(3.1)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D )。

 

  • A.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C.中国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D.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对此下列配对错误的一项是(D )。

 

  • A.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B.中国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
  • C.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
  • 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展开全文]

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第二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

二者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等待成果,都是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3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制度和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

[展开全文]

任务33:7.1
邓小平了能一各件了个方国
①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在全主义建设的经经训
团改革开放和见代化建设实践
邓小平想论形成划分为三个阳段:
D说42.9):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
既念、林志邓小平初步理论形成,
2党的十三大(1987、10),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施作了.
统概括、标志邓小平理跑基本轮属和栏架的形成
③党的十三大:到南方谈话。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世界人民大团
民共和国万岁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展开全文]

专题六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重要成果之
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重要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四个重要理论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
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展开全文]

专题六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
基本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展开全文]

1、以苏联的经验鉴戒。毛泽东找出社会正确的道路。从1958年确立自力更生。

2、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一是调动积极为社会事业服务。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是: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展开全文]

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全文]

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3.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1)科学技术:口号“向科学进军”;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2)教育事业: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
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的劳动制度,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
半工半读)。
(3)文化工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展开全文]

s社会主义存在两类不同的性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解除两种矛盾的方法:采用专政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

[展开全文]

1、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行动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机“一化三改”  一化石:主体,三改石:两翼

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路。

4、社会主义的改造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5、社会主义的制度和在中国的确定

6、确定社会主义基本的重大意义

[展开全文]

专题四第四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
截至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
经济方面
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
政治方面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的确立。

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官僚资产阶级-----被消灭改造
地主和富农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改造
民族资产阶级
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工人阶级
国家的领导阶级
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农民和个体劳动者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知识界

[展开全文]

专题四第三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
方针
具体方法步骤
对农业:采取说服教育的方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法,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
循序渐进
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对手工业:采取说服教育、
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历
经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到
生产合作社三个步骤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第三步
三个步骤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二步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一步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任务完成

 

 

[展开全文]

专题更日,总在过度时的总路线
马克思、恩格恩认为,经力无产所级到国家政政权改造,消区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过度期,一切走向共产主义的国家不回逾来越价段.
列定之人为:改变,资产和小资产经营方式和习惯是困难事
1、1951年过度时间:15-20年
②转专时间:先国家、困实现私营
③步马歌、司式:
总过渡时总路追,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日内,逐步实现
国家的社会主义化,并改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完整表述)
过渡时期的主要内容: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
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义改选的紧密结合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力,交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力的有机统
社会主工业化:是生产全国家独立和离的必然要求和以须要求

[展开全文]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的三种状态: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营,资本主义、

专题四第一讲新民主主义社会
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经济
农民阶级
个体经济
资产阶级(包括小资产
资本主义经济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展开全文]

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收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要以的统治。

[展开全文]

基本经验
1、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
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
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
2、一个由这样的
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
党领导的军队
3、一个采取自我批评方法
派别的统一战线

新民主的主义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战斗、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的意义
 

[展开全文]

战略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战略步骤:

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走工业化道路的六个必须!

[展开全文]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方针,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非对抗性,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统筹兼顾和适当安排的方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实现中国工业化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会议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能源。

 

[展开全文]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想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展开全文]

课程特色

文档(1)
视频(31)
图文(17)
考试(5)